与大分享快乐!/19/0313-/07/15-/21/0125-/22/0514-/25/0320

180314-stephen去世纪念日!

选择语言: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联系我们
  • 地  址:合肥市瑶海区板桥北苑小区A区3栋
    电  话:18755164844
    传  真:18256524614
    邮箱:3300833036@qq.com
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
2017-7-9
来源:未知
点击数: 8163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未知
  • 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

    2017-07-08 15:50阅读:92
    ——合肥十中1977届高二(1)班部分老同学毕业40年叙旧会纪实 一年前的数次同学小范围聚会,大家都提到了今年是中学毕业40周年,希望能组织一至两次活动来纪念一下,于是我便拟定了在2017年元月31日(毕业照上的时间只写了77年元月,而没有日期)
    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X

    和7月1日(照顾到元月份不能参与的人群)组织两次活动。元月31日是大年初四,周二,组织的是“探视母校快闪”活动,有8位同学参与。【附:《40年后,重回母校》视频】
    40年后,重回母校(点击黑字看视频)
    7月1日是周六,拟组织一次“老照片分享+环城骑游+户外派对”活动。
    一个月前,在班级的微信群里公示了方案,除反复重申“自愿参与,不拉不劝、风雨无阻、过时不候”外,还明确了“不收费、自带午餐、所有计划外开支一律AA”的规则。对于群内的同学不再单独通知,对于不再群里,凡我有联系方式的都行一次电话告知礼,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响应。报名,也以群内挂贴接龙的方式随即展开。
    6月15日,骑着小黄车将确定的线路实测一遍,并在同学群公示。
    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
    6月28日,就在活动紧锣密鼓筹划中,本人两年多没有复发的痛风再次突发,右脚肿起,疼痛难行,夫人为我所急,一面让我打针吃药,一面为我找中医良方,草药泡脚、中药外敷,唯恐我的同学聚会活动受到影响。经过两天的“急诊”,7月1日早起,这脚,勉强能走了!
    2017年7月1日(周六),合肥,理论日出时间5:09;有间断小到中雨;气温25℃-29℃;南 风≦2级;空气质量优。
    6:00,在微信群里发送最后的召集令:“同学:早安!《吉年:合肥十中老同学离校40年重聚》活动将于一个半小时后拉开帷幕,有缘来聚,我们风雨无阻,我们不见不散!”
    6:30,出门。双肩包里装的是摄影摄像器材、骑行急救包、水瓶、雨伞,看天暂没下雨,把雨衣免了;在夏店路庐州烤鸭店买了七个烧饼,作为中餐或兑换口味的“老底”。
    平时楼下就有共享单车,看我腿脚不便,偏偏就是一部也找不到,直到跨过天桥,进入可苑路,生生一步一颠地走了近900米才终于发现了一部轮子有些剐蹭的小黄车,没有多想,掏出手机,扫码解锁,骑上,直奔7公里外的母校——合肥十中。
    7:10,瑶海区和平路212号老合肥十中门前。天落小雨,同学桂世兵骑着电瓶车,先我一步,已在拿着手机拍外景。此前,他主动与我联系要求分担杂务,我将打印好的签到表递给他,请他照应。
    7:30,守时的同学陆续到来,有高中同学,也有初中同学。张晓军,是位颇有个性的高中同学,至今,不看短信,不用QQ,更不上微信,唯一的通讯方式就是接打电话,好在上帝关上一道门,必给你打开一扇窗,我很佩服他的记忆力,一通电话,他全记住了,爽快应约,并骑着他那传统单车准时到场。朱启标,初中同学,通讯方式与张晓军别无二致,热心的他,多次关心同学近况,并表露了如有需要可以对困难同学伸出援手的愿意,听说今天老同学聚会,正在吊水消炎的他,特意准时赶来与同学们见个面。吴彤,退而不休,远在磨店职教基地担任物业管理要职的她,当天上午要主持一项非她莫属的接待任务,特抽出早间空隙来母校与老同学短暂相聚。特别感动的是,郑丽,因二尖瓣闭合不当,前一天还在医院做检查的她,带着病坚持参加同学离校40年的纪念活动,尽管她家就在马路对面,可短短的百十米,却消耗了她极大的体力;尽管身体难受,可在镜头面前,她依然灿烂!
    【附:《同学,你好!》视频】
    同学,你好!(点击黑字看视频)
    8:00,合肥十中创建于1957年,1978年被确定为市重点中学,2002年被批准为省示范高中。我于1973年初随下放岳西的父母回合肥。那时是春季招生,2月份开学,我是初二上学期转入十中就读的,当时的班主任是杨赐林老师。相聚是缘。本次活动设计是动静结合模式,6个集合点随时间推进而变化,愿意骑行的跟队跑;不参与骑行的,可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参加合影、叙旧、志愿服务。在活动的起点和终点,均预留了叙旧和彼此翻拍时间。事前通告,请有老照片的朋友带上老照片,提供分享。在十中门口,桂世兵拿出他带的近20张老照片与同学们回忆当年,勾起了老同学们的绵绵思绪。
    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
    8:30,自从2015年9月,位于瑶海区新安江路上占地244亩的合肥十中新校区正式落成启用,十中便实现了从“走读制”转向“寄宿制”的华丽转身,一所简约大气、功能完善、设备先进、环境优越、师资一流的现代化寄宿制窗口学校已展露在世人面前。随着2017年7月最后一批学生的毕业,合肥十中老校区将终结它“十中”的使命改为他用,我们此刻回母校,也是在向她道别。严卡约定时间,合影,来到母校门前参加合影的20人(按音序排列,下同)有:丁芝芳、高 阳、桂世兵、郭 霞、何学荣、黄小岗、陆 霞、牛和平、钱小妹、唐本云、汪伟国、吴 彤、夏 萍、袁玉慧、张晓军、郑 丽、朱启标、朱庆其、朱瑞余和本人。合影后,大家向第二集合点九狮苑广场再次聚集,其中高 阳、桂世兵、牛和平、汪伟国、张晓军、朱瑞余和本人骑行前往。
    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
    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
    9:00,九狮苑广场。这里是合肥市标志性建筑之一,九只狮子昂首挺胸,既寓意着欣欣向荣的合肥,正敞迎接纳五湖四海的宾朋好友,又象征着合肥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有勇气、有信心吸纳天地之精华。在毕业40年后,我们几位选择以环城骑行的方式,从这里开始,重游合肥古城,重温青春岁月。
    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
    9:30,雨渐渐下大了,我们纷纷打起雨伞披上雨衣,再大的雨也浇不灭我们相聚前行的激情和热心!下图左起:汪伟国、钱小妹、高 阳、丁芝芳、桂世兵、袁玉慧、朱瑞余、唐本云、朱庆其、郭 霞、何学荣、张晓军、郑 丽、牛和平、陆 霞、夏 萍和本人。合影后,牛和平因事离开;郑丽因心脏不适,由夏萍陪同,送其回家;钱小妹、丁芝芳、唐本云、郭 霞、何学荣、陆 霞徒步前往终点浮庄与其他同学会合;参与环城骑游的共8人:汪伟国骑电瓶车带袁玉慧,桂世兵骑电瓶车带朱庆其,朱瑞余单独骑电瓶车,张晓军骑通勤车,高阳同学顶头盔、戴风镜、套手套、披雨衣、背双肩包、骑山地车,是这次骑行中最规范的骑手!我骑“小黄车”,是6位骑行者中唯一一个使用共享单车的人。桂世兵自称曾骑行探过路,自告奋勇要求领骑,精神可嘉,自当鼓励。
    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
    9:50,环城公园银河景区桐城路赤澜桥。古合肥城南的一座桥,因为与南宋著名词人、音乐家姜夔有一段缠绵悱恻的情缘,而经常被当代诗人所歌咏。桂世兵由于没有领骑经验,开始时只顾自己前面跑,不一会就把体能不足的张晓军丢的无影无踪。我们是一支从未磨合的骑行队伍,加之装备不同,体能不同,仅凭热情,我们就上路了,想来也确令我感动。下雨,且在接下来的几处合影点也无人报名,环城公园全程不足9公里,我们预留了两个小时,平均时速不及步行,所以我们悠哉游哉,一路骑一路拍,毫无压力。
    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
    10:00,环城公园西山景区雄狮雕塑。合肥市环城公园始建于1980年,是在20世纪50年代,废古城垣,环护城河,修建马路,植树造林的基础上建造的,公园总长8.7公里,总面积为137.6公顷,是一个以原环城绿带为基础,采用开敞式布局,运用造园艺术,点缀园林建筑和山石小品形成的线带状敞开式公园。它抱旧城于怀,融新城之中,绿树碧水像一条绿色环带束于其间,被海内外宾朋誉为“一串镶嵌着数颗明珠的翡翠项链”。我们几位热爱骑行的老同学,徜徉其中,寻古惜今,快乐而陶醉!
    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
    10:20,环城公园琥珀潭景区合肥市图书馆。合肥市环城公园,根据不同地段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条件形成不同特色的六个景区:1、以纪念宋代清官包拯、弘扬包公文化的包河景区;2、以水景为特色的银河公园;3、以动物雕塑为特色的西山景区;4、以现代化大型广场设施为特色的琥珀潭景区;5、以自然野趣为特色的环北景区;6、以提供娱乐服务为中心的环东景区。如今的环城公园已成为环绕古城合肥一处不可多得的美景胜地,同时也成为提升合肥城市品位和形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我们的骑行,是按照顺时针方向环行,依次经过六处景区。
    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
    10:50,环城公园环东景区古逍遥津公园。环城公园犹如一串珍珠翡翠镶嵌而成的项链,风格迥异,斑斓缤纷的景点鳞次栉比,速递绵延。使公园与城市空间互相连接渗透,似将公园景物搬上街市,引满园春色入城;又似繁华街市落入园中,拥沧桑入怀;形成园在城中,城在园里的景观格局。逍遥津,合肥遗存的古战场,三国时期,魏将张辽率八百勇士击破吴国的十万大军,而被载入典籍。作为老合肥,逍遥津承载了我们许多青少年时美好的记忆,同学们在这里感慨良多,我们在这里停留,再一次与历史亲密相拥。
    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
    11:40,环城公园包河景区浮庄。包河是老城区护城河的一段,据说包拯告老还乡时,宋仁宗钦赐这段护城河给他,以表彰他对朝廷所作出的巨大贡献,包河因此而得名。包河水面开阔,河中有数个小岛,四周碧水环绕。其最大的岛屿是仅高出水面20厘米的浮庄,它像一片巨大的荷叶在水面上漂浮。原计划,晴天的聚会地点在脚印塘南侧的草坪派对,由于下雨,而选择在有避雨设施的浮庄。夏雨婆娑,河上白雾萦绕,浮庄的粉墙黛瓦、亭台楼阁若即若离,若有若无,有如海市蜃楼,使人怦然心动。
    【附:《老同学环城骑游》视频】
    老同学环城骑游(点击黑字看视频)
    浮庄原为包公书院,重建于1983年,2000年8月,又进行修建,门票,每人五元,由临时“班长”陈娟统一收缴,团体购票,集体入园。至此,“环城骑游”终结,“文娱班会”开场。
    参加终点联欢的同学有,左起:本人、汪伟国、喻国强、丁芝芳、朱瑞余、何学荣、尚萍、王月琴、陈娟、程于群、张晓军、袁玉慧、陆霞、唐本云、郭霞、桂世兵、钱小妹、丁健(大)、方楠、朱庆其、黄晓刚、冯驰和高阳共23位。
    一天的同学,一生的情缘
    12:00,包河景区浮庄临濠水榭。经过包兆龙铜像,穿过莲坊,走过九曲回廊,进入浮庄最东侧的临濠水榭。外面的雨时停时续,我们的文娱“班会”在此开场。由在老年大学连任数届班长的陈娟同学即兴担当班会主持,前一天刚从美国亚特兰大专程赶回合肥参加同学聚会的程于群,首先主动出场,深情地诵读
相关文章
热门评论
  • 暂无信息

验证码: 验证码,看不清楚?请点击刷新验证码

皖ICP备11011489号,备案号跳转工信部链接:http://beian.miit.gov.cn

vvvv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09-2013 志洪2014221-190313